記得小時候的兒歌:我家門前有小河,後面有山坡。山坡上面野花多,野花紅似火。後面劇情不多說,在武陵農場就一覽無遺!有小河(七家灣溪)、兩邊的山坡(雪霸國家公園)、野花...多得讓人眼花撩亂、還有黑天鵝...
趁著春夏之際,在武陵農場尋找什麼特別的花;結果,大多都是常見人工種植的品種。但是在野地當中,仔細尋找,還是發現許多不常見的小花。花雖然小,但是比起大花卻毫不遜色。
首先看到的...不是野花,是彩色的金針花!一般所稱的金針花是萱草科,常見食用的金針花是萱草中的一種,這裡看到的應該是觀賞用的品種。這是大花,也不是野花,那野花呢??請往下看...
太魯閣薔薇:薔薇科薔薇屬,第一印象,它的葉子很像薔薇,就覺得應該是屬於薔薇科。葉子雖像 ,但是花跟一般常見的薔薇差蠻多的。花大約2公分、5片白色花瓣。
透翅鹿子蛾,翅膀基部呈現透明狀。
金蟬脫殼……我也不知道是哪種蟬的殼。這時候,經常可以聽到蟬鳴。
青輻射尺蛾,大約5公分左右,全身青色輻射花紋,翅緣有白色線條,加上黃白色斑紋,很像一片玉飾貼在牆壁上。
左邊是絡毒蛾,右邊是盾天蛾。
停留在紫藤上的白波紋小灰蝶,是波紋小灰蝶中體型最大的一種。儘管"最大",其實只有2公分左右……
蒲公英:菊科,又稱黃花地丁,台灣常見的野草,分布區域極廣,幾乎是隨處可見。不過,滷蛋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完整的種子,還沒飛散出去。
紅菽草,又稱紅花苜蓿,豆科菽草屬。菽草與苜蓿有類似的外觀,不過它跟苜蓿沒有直接的關係,也跟車軸草族無關。雖然同屬豆科,在外觀上也是有些類似,但是菽草的花是頂生,而苜蓿的花則是腋生,由此可以簡易分辨。
這不是草,是黑天鵝,也不是野生的...,有趣的是當時有看到(應該是)一對黑天鵝,其中雌鵝在孵蛋,雄鵝還會保護雌鵝,甚至會做出"威嚇"的動作,很有趣!
假蒲公英:疑?還分真的假的?這是很像蒲公英的小花,原名為貓耳菊。與蒲公英一樣是菊科,有一樣重瓣的黃色花瓣、同屬風媒傳播的植物;最大不同的是蒲公英花梗直挺不分枝,而貓耳菊的花梗有分枝,有些會彎斜。
印度黃芩,唇形花科,又名耳挖草,不過花已經謝了...乍看之下,我以為是原生的鼠尾草!
呵呵,不知名的蘭花...要等開花才知道是哪一種!
疏花繁縷,石竹科,生長在台灣中高海拔山區。白色花瓣10瓣,雄蕊10枚,寬約1公分。
從葉子的形狀來看...有點模糊,雖不容易辨識,但應該就是玉山筷子芥。花白色4瓣,頂生或腋生,大約不到1公分的大小,相當迷你。
台灣龍膽,花呈淡藍色,高約2公分,寬不到1公分,是我見過龍膽中,花瓣惟一不完全展開的一種,也是花體最大的一種。
玉山金絲桃,與其葉子相比,玉山金絲桃花的比例算是相當大的,花金黃色,相當多的雄蕊,花瓣全展開,寬大約3公分!具查,玉山金絲桃的花期是在6至9月,在武陵兩天,我只看到這株開花,真是幸運!
普刺特草,桔梗科,低中海拔常見,花體很小,不容易觀察,結紅色的漿果。
輪葉沙參,桔梗科沙參屬,分布在中海拔山區。
黃花酢漿草,植株與花體均比紫花酢漿草小,分佈範圍很廣,繁殖力強。
海螺菊:這無法顧名思義,因為它不是菊科而是玄參科!葡莖於地面,葉羽裂,花由葉腋抽出,有5瓣,直徑不到1公分,全株被植粗毛,花謝後花梗呈現螺旋狀。分佈在中海拔的區域。
早田氏鼠尾草,與我們一般栽植的鼠尾草差異很大。唇形花科,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山區。
原本以為是阿里山鼠尾草,這兩種很類似,比較容易分辨的是早田氏鼠尾草花序光滑無毛,唇瓣下緣無中裂;而阿里山鼠尾草的花序則是被直毛,唇瓣下緣有兩裂。
阿里山捲耳,比較特別的是花瓣前緣分裂。
某種懸鉤子...薔薇科,看起來很像台灣懸鉤子
漢紅魚腥草,牻牛兒苗科、老鸛草屬,與一般常見的魚腥草不同種類。
答案揭曉,以上有許多小花都是在往桃山瀑布的路上拍的,很有看頭吧!這些是滷蛋自行識別的植物或昆蟲,如有出入,歡迎指正唷!
桃山瀑布,又名煙聲瀑布,不知是因為常年雲霧嬝繞,還是有時涓細的流水而名。步道長4.3公里,從武陵山莊到瀑布的落差約350公尺,是全家一起出遊的好地方。
退休後你可以研讀植物和昆蟲這方面的學問了!真的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