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

200901-加羅湖



  美麗的宜蘭,有好山好水;而美麗的加羅湖,就在這好山好水的宜蘭縣境。早期的加羅就是舊太平山,為日據時代重要的伐木林區(檜木林),直到轉移至新太平山,就是現在的太平山為止,這裡的林務工作就告結束。到底砍了多少檜木?滷蛋找了許多資料,似乎沒有較可靠的數據。不過,滷蛋上去幾次的經驗,至少目前為止,從登山口至加羅湖一帶,已經沒有樹徑超過兩公尺以上的原始檜木(就算有樹徑少於兩公尺的檜木,滷蛋也分不出來><!!!)。也就是說,可以利用、有經濟價值的巨木,都已經"下山"了!所以說是美麗的加羅湖,其實是為了台灣的生態而感到有些難過!






  清晨、我們自宜蘭出發,辦妥入山手續後,來到四季的嘉平林道。這裡是林管局設的鐵柵欄,車子只能開到這裡;我們在這裡整理裝備,08:00出發!


  順著林道上行,往南山方向望去(大約是西北的方向),由於天氣晴朗,遠方的山頭還算看得清楚!注意照片自右方約六分之一位置,山頭上的"小白點"...沒錯,山頭有雪!來張遠焦距鏡頭的照片吧!


  是的,比對 Google 地球,那一個小白點就是雪山山脈的主峰,白色的部分應該是雪山圈谷!在二月份果然可以看到"雪景",對於住在平地的我,也算是大飽眼福啦!


  左邊直走是嘉平林道,不久之後會看到一個廢棄的管護所,也是前往加羅湖的方向!右切是四季林道的起點,沿路風景不錯,只是還不知道可以走到哪裡!


  在這之前會經過兩個崩塌處,小心一點可順利通過;而這裡應該算是加納富溪的上游吧!是前往加羅湖的必經之地,水質清澈冰涼,即使在豐水期的時候,水量也不會很大!


  過溪之後,遇到這個叉路,直行是嘉平林道,右切是嘉平林道北支線,從北支線上去,馬上就看到登山口。


  加羅湖登山口,有巨大的檜木做為指標,還蠻好認的!


  在登山沿途,多有爬滿樹根的小徑。滷蛋最喜歡在這一類小路上行走...


  看起來不太像路,在這個登山路徑之中,常常見到已經荒廢的林道,應該是早期作為舊太平山連絡的道路吧!


  "曙光乍現"?本來是用在日出之時,不過,這裡也像是"日出"啦...看見陽光,這表示已經快突破雲層了!


  到了隘口!從這個隘口出去,就到了加羅山附近平台。看到陽光,表示山上天氣應該不錯唷!


  看起來不太像森林,早期這裡又名舊太平山,是先期的林場。在伐木工作結束後,這裡原本還有一片森林,但是經過一場大火,把這裡燒得只剩一根根白枯木,芒草四處叢生,林務局已經將這個地方列為自然演化的研究場所,以觀察森林在大火之後的整體變化。


  名為撤退池,意思是說許多人"努力"爬到這裡,因為體力不支或其他因素就"撤退"了!撤退池沒什麼水,即使在豐水季也不會太多,因為池水會從右側方向緩緩流出。


  抵達撤退池之後,就知道有機會可以看見雲海!果然,越過中間的小山,往加羅山右側方向望去,有雲海...不過已經快散了!這也表示下午天氣可能會由晴天轉成陰霧的天氣!


  偉蛋池,水稍多,附近有些倒木,附近的草本植物多枯黃。


  到加羅湖時,雲層開始增厚,雲氣也逐漸飄進來。加羅湖,據說是做為林務工作,儲放木材使用的池子(不知道是不是人工湖)。午後飯足,我們在柔軟的草地上休息片刻,稍後便啟程,踏上歸途!


  回程已經明顯疲憊,還未到鐵柵欄停車處時,天色已暗!但是充實的心靈卻使我想要繼續親近自然,享受上帝所賜的一切!

後記:

  大自然的美,並非三言兩語就能形容,若不是親身體驗,很難體會這”人在山中,不知歲月”的情境啊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